区域发展,交通先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地处沪苏浙两省一市交界区域,虽然临近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但仍存在对外交通联系效率不高、内部路网连通性不足、交通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如何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推动各方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提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探索跨区域的项目协同与制度创新路径,是示范区综合交通规划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历经4年反复调研,由上海市交通委牵头,会同江苏省交通厅、浙江省交通厅共同组织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已于近期正式发布。作为示范区综合交通领域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主要成果已纳入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
(相关资料图)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在8月23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专项规划》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示范区交通发展在一体化制度创新、空间格局协同构建、跨区域项目统筹规划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推动示范区交通互联互通和高质量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密织交通网络 让示范区“邻里间”变“一家人”
一座586米的元荡慢行桥连接上海青浦金泽和江苏苏州吴江两地,步行仅需6-7分钟就可以实现从苏州到上海。东航路和康力大道贯通工程的建成,让沪苏两地车程由原来的40多分钟缩短到5分钟。
同时,作为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路,正线全长约163.8公里的沪苏湖高速铁路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预计2024年建成正式投运后,湖州到上海将形成“一小时通勤圈”。
“四年之前的示范区不是这样,两省一市交界处路网相对薄弱。有专家这样形容:‘汇而不通,通而不畅。’”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感慨道。“立体化、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交通体系建设对示范区来说特别重要。”
由于在交通设施的建设标准方面存在差异,两省一市三级八方交通部门,以及示范区执委会共同建立协调机制,在尊重各自标准差异需基础上,共商统一标准,加速建设项目的推进,让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宏伟蓝图变为“实景图”。
“浙江一直全力推动和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加快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先导,以嘉善为重点的示范区综合交通发展。”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蔡洪说。
4年来,从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上看,轨道示范区建设框架初步形成了,跨省域对接道路进一步加快完善,跨省公交也在持续扩容。示范区有8条公交线路,前累计发送18.34万班次,乘客人数达到252万人次,两区一县由“邻里间”变成“一家人”。
“我们优化了公交票价,汾湖到青浦票价由原12元降到5元,有效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同时还和上海、浙江一起取消了所有高速公路省际收费站。目前,吴江与上海间所有普通公路收费站均已撤除,吴江与浙江衔接的227省道盛泽收费站已到期撤除,还有2个收费站到期后即撤除,将极大方便公众出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吴永宏说。
注重水陆并举 充分发挥示范区资源禀赋
示范区地跨沪苏浙两省一市,全域约2413平方公里,具有“生态绿色”“水网密布”“古镇云集”等特色。同时,示范区低密度空间、组团式城镇、减量化用地等特点,决定了其交通体系构建与传统集中城市化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性。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王晓杰表示,因此,与一般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比,本次规划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注重“跨域一体、统筹兼顾”。“示范区涉及两省一市的省、市、区(县)‘三级八方’,规划编制协调难度较大,为了取得‘最大公约数’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王晓杰直言,规划中重点聚焦跨区域、骨干型交通设施,统筹形成规划布局方案,有力推动示范区及周边区域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整合。
二是注重“生态优先、水陆并举”。规划从顶层设计到目标指标、规划布局、政策标准都贯彻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理念,注重环淀山湖和主要河道的蓝道系统构建、水上交通线路方案和绿道系统方案设计。
三是注重“存量优化、增量创新”。根据示范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布局,以及规划人口小幅增长、建设用地减量化等规划要求,既要改善路网连通性,又要尽可能利用存量,集约利用通道,提出“有限增量”并适度控制道路红线。此外,还重点研究了适应区域特点的“低运量”“小系统”“微枢纽”等方案。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才能使规划真正与示范区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资源禀赋,引领区域交通高质量发展。”王晓杰表示。
根据示范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战略定位,规划方案重点聚焦构建交通空间协调新格局。重点完善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特色交通、客货运枢纽等四大交通系统。
“升级内优外畅交通新体验,重点提升同城化交通、水上交通、新型交通的出行体验。打造绿色智慧交通新样板。四是创新交通协同治理新模式。”王为人介绍,在同城化交通方面,聚焦道路对接、跨省公交、车辆服务等方面,创新城际(市域)铁路贯通运营和公交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动示范区跨界出行享有“同城待遇”。
紧扣绿色发展理念 增厚示范区“生态”底色
“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底色。“规划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体现在交通战略顶层设计、目标指标、规划布局和政策标准制定等规划全领域、全过程。”王为人说。
王为人强调,要推动交通模式结构绿色化,通过加强交通与用地整合、交通活动引导、交通方式与运输组织模式优化等途径,形成绿色化出行模式。
“对外出行以轨道交通为主,内部出行以公共交通、共享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针对示范区河湖水网密布的特点,鼓励发展内河航运、水上客运等绿色运输方式。”王为人说。
具体来说,依托内河布置白鹤等若干集约化小型货运枢纽,优化枢纽场站与内河、铁路等通道衔接。规划“四横四纵”高等级内河航道网,推进苏申内港线、长湖申线等航道改造工程,提升航道网通行能力,推动港航资源整合,集约布局内河港区,提高内河航运效率,形成互联互通的水路交通门户。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和重点地区开发,探索布局商旅型、示范区生活型、休闲体验型等三类水上交通线路,服务休闲、生活、通勤等多样化需求。
同时,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突出交通与环境融合,鼓励交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全方位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绿色道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优先采用低碳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绿色示范工程建设。
在推进交通运输装备绿色化方面,加速推进示范区公交、出租、邮政、环卫等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推进固定线路、区域短驳等场景的运输车辆、船舶新能源化,积极引导公路客货运车辆新能源化转型。因地制宜布局清洁能源设施,合理布设充电桩、加氢站、岸电等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普通国省干线沿线充电设施覆盖度。
王为人还表示,要探索更高标准的绿色示范区建设。在水乡客厅等启动区重点地区探索近零碳示范区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绿色导向的交通政策,保障公交优先,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有序减少私人小汽车使用。同时,打造一批交通绿色示范项目,以点带面促进示范区交通节能降碳。“按照规划,预计至2035年,示范区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80%以上,在全球也是领先水平”。
关键词:
相关的文章>>
热门搜索:
资讯
更多图说健康
更多疏风解毒胶囊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疏风解毒胶囊可以起到解毒利咽...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散寒止痛艾叶为菊科蒿属植物艾的叶...
治疗白发的偏方有哪些?1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
紫癜性肾炎是什么病?所谓的紫癜性肾炎,就是由于患者对于某些东...
维生素ad是什么?维生素AD是指维生素A和D的混合制剂,是两种脂溶...
乙肝小三阳严重吗?乙肝小三阳有些比较严重,也有些不太严重的,...
常见疾病
更多体育健身
更多讯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加快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后恢复重建,8...
加速推进示范区公交、出租、邮政、环卫等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
电商报快讯:8月23日消息,由伽师县人民政府、京东物流联合主办...
弘阳服务(01971)公布,冉丽桥辞任联席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
据日媒当地时间24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当天称,已对准备排入海...
五粮液早间公告: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宜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