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被关系伤害的人,都很会这4个字
最近,我认识了一位朋友。
我们聊咨询专业非常投缘,可一旦聊生活兴趣,就会发现鸡同鸭讲、气氛尴尬。
(相关资料图)
争取这段友谊的渴望,就像吊在喉咙口的糖,咽不下去,也舍不得吐。
你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吗?
有些朋友刚见面就合不来,回头不联系;
有些朋友聊两句就很有共鸣,频频越见面。
图片来源:pexel
还有一些朋友,部分合得来,部分没共鸣,让人有些纠结如何处理。
我查资料发现:人际关系有三个层次。
这三类朋友,分别位于人际关系的一、二、三层。
人际关系有困惑纠结,理清楚自己的人际关系层,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01
第一个层次:过把瘾就散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刚认识,也马上可以判断合不合得来。
团建时跟同事聊天,插不进去话,就知道跟这些人合不来;
但跟某个同事私聊,会发现在某个点上,彼此都能get对方。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人的社交态度可分为两类:
有的人偏向深且少的交流,而有的人喜欢浅且多的交流。
比如,单位新来一个同事,没多久就跟大家混熟了。
他热衷于聊日常、聊天气、聊旅行,每一个琐屑细节都可以大谈特谈。
可当你想要和他深入聊聊心得经验,他就有点不感兴趣、不耐烦、顾左右而言他。
图片来源:pexel
那么,这位同事就属于“取悦天赋”比较高,但“交往天赋”比较低。
这样的人往往有很多朋友,可很多朋友都对他采取同一个态度:
过把瘾就散。
也就是所谓的“酒肉朋友多,却没有知己。”
我有一位认识很多年、但几乎没有私聊过的男性朋友,某天突然问我近况。
一聊才知道,他好几个下属都辞职了,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得人心。
我很意外,他这样一个人缘非常广的人,竟然也会遇到“无人可说”的状况。
而在他看来,我虽然不擅长搞关系,但经常认真听别人说话,跟他截然相反。
像他这样“高取悦天赋,低交往天赋”的人,就很难与人聊一些深入的话题;
而我属于“低取悦天赋,高交往天赋”。虽然不擅长“过把瘾就散”,但很擅长与某个人深度交流。
我们生活遇到的,很多能聊上天、但聊不到一起的人,其实取悦天赋都比较高。
图片来源:pexel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不必思考怎么深入话题,因为对方并不喜欢深入交流。
浅浅的聊一聊,之后一拍两散,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交态度。
02
第二个层次:我们聊得来
人的一生都在和三类人打交道:家人,熟人,生人。
生人,处于第一个层次,“过把瘾就散”;
熟人,则是第二个层次,也是最让我们纠结的层次:
网上聊到一个很投缘的异性,每个表情包都那么让人心动,见面后发现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要不要继续相处?
聚会时认识的合得来的人,单独相约聊得很开心,多约两次发现理念还是不太一样,要不要把对方当成朋友?
带娃散步时遇到一位妈妈,两人养育方式也高度一致,聊孩子可以畅所欲言,可聊到自己沟通就无法深入了。
像这样的状况,生活中非常多。
我们和他们,针对某些事情“聊得来”,比如有共同经历、有高度共鸣、兴趣喜好相似。
可一旦换话题,气氛一下就掉下来了,双方都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
从“聊得来”到“没话说”,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图片来源:pexel
两人在同一个月份出生,有同样的家庭情况,喜欢同样的爱好,连喜欢的咖啡和甜品都是同一家。
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容易“志同道合”。
因为更容易把对方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卸下心防,在对方面前展现脆弱和伤口。
但即使和这样的人相处,我们也会有“聊不来”的时候。
这种情况,原因更多在于“社交技巧”和“认知偏差”。
比如,人与人之间存在知识诅咒(curse of knowledge):我们常常忘记别人并不知道我们知道的信息,并低估学习这些信息的难度。
因此,我们无法就某个话题,和比我们知晓更少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就像谈论婚姻,一方从小接触的信息都是“女人就该结婚生子”,认为婚姻能带给女人幸福;
而另一方从小接触的信息都是“女人要活出自己”,就会不甘示弱地认为“单身即自由”。
这种情况下,两人就容易“聊不来”。
“聊得来”的关系,如果充满冲突,最终会以“聊不来”告终。
图片来源:pexel
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方法来保持良好关系:降低期待。
期待不一定是合理的,尤其是“我要遇上对的人”这类模糊的期待。
到底什么是对、是好、是心心相印,我们其实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
如果标准不够清晰明确,人就会纠结于“要不要和某人保持交往”,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然而,没有人能够持续不断地满足另一个人。
研究发现:成年人的生活需要取舍才能得到满足。
选择安稳,还是选择愉悦?选择享乐,还是选择意义?
比如文首那位朋友,我虽然和她有些话题聊不到一起,但可以舍弃这些话题,换一个人去聊;
只和她聊能聊到一起的话题,有取舍地交往。
这样一来,关系虽然无法深入,但能够维持比较好的水平,也省去很多纠结的心力了。
03
第三个层次:我能看见你
电影《阿凡达》中有一句话:i see you。
在阿凡达星球,这句话的意思是:直达灵魂深处的看见。
第三个层次的社交,就建立在“i see you”的基础上。
图片来源:pexel
美剧《双姝》中,女警察追捕连环杀手,却在过程中看见对方的灵魂,和自己竟然那么相似。
越追捕,她越感到自己被对方吸引。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能如此紧密地追逐一个人,大多只是浅聊一下,但依然会产生这种直抵灵魂的吸引。
就像我们参加聚会,感觉某个人很不错,但又说不清哪里好,其实就是一种不假思索的“看见”。
认识一段时间后,你们惊讶地发现:
两人竟然来自同一个地方,出生于同一个月份,甚至有着同一份经历。
“看见”如同引力,让我们捕捉到两人灵魂契合的部分。
而达到这个层次的关系,需要同时满足外部和内部条件:
首先是外部条件。
比如一个开明前卫的人,面对一个传统女性和一名前卫女性,就会更容易觉得“后者更懂我”,同时也更容易理解后者。
图片来源:pexel
其次是内部条件。
比如,你认为不结婚是对的,而有人告诉你,她很享受生二胎的幸福。
你倾听之后“刷新了三观”。这种刷新并没有带来反感排斥,而是让你眼界更加开阔。
产生这些想法的人,内在更加通透,既可以向内照亮自己,也可以向外看见别人。
04
培养灵活交友法则
“过把瘾就散”,是最浅、最不牢固的关系。
但可以满足扩展人脉、排遣寂寞的需求;
“我们聊得来”,是深度和牢固度中等的关系。
可以扩展视野和格局,也可以帮我们筛选适合成为真正朋友的人;
“我看见你”,是最有深度、最牢固的关系。
一旦我们可以与对方彼此看见,便会感受到心与心的情感链接。
这种链接可以给人力量、满足和自信。
尽管这三层关系,是层层递进的。
但我们不必过分追求深度关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选择。
图片来源:pexel
处在最纠结的中间层次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交友原则:
A.管理好期待。
比如,我有个发小,尽管和我三观不合。
但她学考古的,每次总会讲一些有趣的考古现场,我听得津津有味。
而她也乐于科普。
那么下一次,可以两个人试着约约历史博物馆这类的地方。
创造属于两人的聊天场景。
B.观点相左,尽量不要说服对方。
可以抱着这种想法:“说不定对方是对的呢?”
抱着好奇心,问问对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当然也可以转移话题,求同存异。
又或者你和对方讲了一件事,对方完全无法表达共情,反而转移话题去别的地方。
这种情况,很多人可能会失望甚至愤怒。
其实倒也不必,直接给对方判“死刑”,和对方直接断联。
多专注于那些那些共同经历,共同特征。
图片来源:pexel
哪些是你们聊得欢的,哪些是让你们快乐的经历。
要知道,再好的关系中,也会有不愉快,难受的地方。
学会探索优质体验,才是核心。
关键词:
相关的文章>>
热门搜索:
资讯
更多图说健康
更多疏风解毒胶囊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疏风解毒胶囊可以起到解毒利咽...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散寒止痛艾叶为菊科蒿属植物艾的叶...
治疗白发的偏方有哪些?1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
紫癜性肾炎是什么病?所谓的紫癜性肾炎,就是由于患者对于某些东...
维生素ad是什么?维生素AD是指维生素A和D的混合制剂,是两种脂溶...
乙肝小三阳严重吗?乙肝小三阳有些比较严重,也有些不太严重的,...
常见疾病
更多体育健身
更多一对情侣被洪水困了三天三夜困在一棵枯树上又冷又饿这对情侣已...
在纯电市场通过城市通勤车占据了冠军位置,又通过多款MPV抢到了...
近年来,健康险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健康险跑马圈地的时代渐渐远...
1、律师或有律师职业证书的人赚很多钱是不争的事实,但本身若有8...
记者8月21日从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获悉,近日,由该院承担的“...
◇6月以来,山东已查处基层治理不良现象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