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民代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
多措并举培育养老人才
“我国老龄化社会已成现实,养老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话题。”李为民代表说,传统单纯靠子女的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市场对专业养老需求日益旺盛。但当前产业发展与养老需求还难以匹配,特别是优质服务比较短缺。因此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为养老事业发展破题。
李为民建议,借力医生资源,将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与居家养老产业相融合。各级医院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建立医养结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养医养结合的基层医学人才,提升基层照护人员识别、评估老年人各种风险的技能。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养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
李为民建议,制定人才激励措施,提高薪资待遇水平,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和职业发展体系,提高行业社会地位。
(本报记者 齐志明 张 文)
张建华代表(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整合资源推进医养结合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群体增加,他们多患有慢性病,甚至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不少人不得不在医院和家庭之间来回奔波,增加了家庭负担,甚至会延误病情。”张建华代表建议,应改变医院和养老分离的现状,更好地实现医养结合。
张建华建议,具备资金、管理、人才等条件的养老机构,建立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养老模式,提供无缝隙、全时段的养老服务,实现养老和医疗的结合。在政策上鼓励养老机构内设中医科或康复科,推进中医药与养老产业结合,建立健全“医、养、康、护”综合服务体系。
张建华表示,医养结合是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希望能够实现资源整合,打破藩篱,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本报记者 王 沛)
吴凡委员(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康复服务变成朝阳产业
“我们在调研居家养老时发现,有些老人长期在各大医院轮流住院,原因是出院后没有正规的上门康复服务。”吴凡委员说,如果市场能够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不仅能缓解大城市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还能让老年人在家养老。
吴凡说,康复服务可以细分出很多业务,但当前康复行业的产业链还比较短,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高精尖人才匮乏,整个行业亟须提质增效。建议各地政府鼓励相关企业发展康复业务,并提供政策扶持。
“养老是朝阳产业。除了基本的养老服务外,当前市场对康复、预防等方面的医疗需求也有很多。”吴凡建议,养老机构加强市场调研,精准对接消费新趋势,尽快抢占市场,从而走出当前存在的养老困境。
(本报记者 吕 莉)
邓进秀代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政局局长)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
“当前存在的养老院床位一床难求、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反映了养老供给还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邓进秀代表说。
邓进秀建议,破解养老瓶颈,不能全靠政府投入,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养老行业供给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各地应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地。比如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降低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的门槛;依靠以奖代补等措施扶持产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还应该做好兜底和监管工作。”邓进秀说,在降低养老行业准入门槛的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建立养老服务行业的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健全行业信用体系,确保养老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
(本报记者 杨文明)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10日 07 版)
与《小康短板如何补·老有所养》相关的文章>>
热门搜索:
日常保健
更多图说健康
更多十四亿人迎冬奥,三亿人上冰雪。借着北京冬奥会的热度,今年更...
临床上有个说法叫撤药综合征或撤药反应,是说长期服用一些药物...
门诊中,不少患者有类似的抱怨,最开始觉得痒,挠了挠就好了。...
体检是防病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总有不少人对体检的一些...
常见疾病
更多体育健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