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常识

专家呼吁应关注女性的疼痛

2023-09-04 11:31:02 来源:中国妇女报 收藏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公开数据显示,公众对于疼痛疾病的知晓率只有14.3%,慢性疼痛患者的就诊率不足60%,经过治疗完全缓解率不足20%。专家提示,女性由于生儿育女等原因,比男性面临更多的疼痛。要通过教育让女性知道,疼痛是有办法处理和解决的。

数年前,成女士因突发后枕部带状疱疹落下了严重后遗症。从此,闪电样、刀割样、牵扯样、蚁咬样等各种形式的疼痛常常交替发作,高峰时每分钟发作超过40次,让她痛不欲生。

几年来,成女士辗转国内多家医院求医,也没找到缓解疼痛的办法。普通止痛药对她已经失效,她甚至用上了晚期癌痛治疗药物——强阿片类止痛药羟考酮。疼痛逐渐加重,药量越用越大,近1年来,她每天需服用20多片羟考酮。人也越来越焦虑,坐立不安,无法入眠。

医生提醒,上述例子属于难治性慢性疼痛并发心理疾病。慢性疼痛被称为“无声流行病”,多数由组织损伤、慢性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表现为一种急性疾病或一次损伤所引起的疼痛,超过常规所需治愈时间;或疼痛缓解后间隔数月或数年复发或反复发作,通常表现为超过3个月以上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疼痛是机体面临损害或疾病的信号,但公众对疼痛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两成

“头痛,吃个止痛药;肩痛,贴个膏药;还有很多人并不当回事,觉得忍忍就过去了。”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指出,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是机体面临刺激或疾病时发出的预警性信号,应高度关注,切不可忽视。但很多人存在“忍忍就过去”的错误认知,认为疼痛会自行缓解,尤其是轻度疼痛。公开数据显示,公众对于疼痛疾病的知晓率只有14.3%,慢性疼痛患者的就诊率不足60%,经过治疗完全缓解率不足20%。

2020年是全球预防疼痛年,数据显示,全球慢性疼痛的患病率约为38%,女性慢性疼痛患病率高于男性,头、肩、腰是慢性疼痛的主要部位。《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中国慢性疼痛患者超3亿人,且每年以2000万人的速度增长。1990年到2017年,骨关节炎患病率增加2.35倍;2016年腰痛患者约有6730万人;2017年头痛患者约有4.83亿人;16%的住院患者具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超过60%的癌症患者存在疼痛,其中又有超过65%的患者为中重度疼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公众对于疼痛疾病的知晓率却不到两成,就诊率低,且各地学科发展不均。

疼痛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专家呼吁重视女性和中青年疼痛

据了解,根据持续的时间,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由创伤、手术或者疾病引起,持续时间较短;慢性疼痛则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三个月以上仍无法缓解,可导致患者情绪、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疼痛是慢性病不可忽视的信号,有时疼痛是慢性病的症状本身,有时疼痛是慢性病加重的信号。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忽视疼痛,否则可能会错过疾病治疗的重要窗口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强调。

吴静介绍,疼痛的刺激让机体处于失调状态,出现例如血压升高、心肌缺血、胃肠蠕动变慢等并发症。同时,每个人对疼痛的承受能力不同,疼痛发生时,即使症状不严重也不应该继续忍耐,应早干预、早治疗,阻止病情加重、转为慢性疼痛或产生心理障碍。此外,早期治疗能够提高药物治疗的敏感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吴静同时提醒,对于慢性病患者,可能因为具有一些“个人经验”,忽视了异常症状,从而延误病情:例如高血压患者可能既往发生过头痛,假如突然出现疼痛剧烈发作或伴随呕吐、视物模糊或单侧肢体无力,需要立即就医,明确是否存在脑血管疾病。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则表示,要关注女性的疼痛:“女性由于生儿育女等原因,要比男性面临更多的疼痛。一个家庭中,女性往往是维持运转的轴心,健康身体则是轴心的润滑剂,女性健康出现问题,家庭的正常运转也会随之偏离。因此,要关注女性的疼痛,要通过教育让女性知道,疼痛是有办法处理和解决的。”

谭先杰认为,目前,许多疼痛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青年人身上,作为职场和家庭的支柱,中青年群体的疼痛问题也亟须被重视。“随着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也逐渐改变了我们自身的一些健康状态。譬如青年人长期伏案工作、看电脑,导致颈椎相关疾病,造成疼痛等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主任李水清教授提醒,中青年人群面对疼痛,首先要有正确认识,急性疼痛是疾病的一个信号,短期内出现疼痛一定要及时就医,而对于慢性疼痛,强行忍痛再治疗也会大打折扣。对于疼痛不要忍,对于药物不要怕。

头痛、腰背痛、关节疼痛等常见疼痛可通过控制诱因加以预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综合治疗科主任孙永海提示,疼痛发生的原因很多,有很大一部分疼痛的发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机体功能老化相关,控制这些诱因能够预防疼痛的发生。如头痛、腰背疼痛、关节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疼痛类型,保持良好的情绪、确保规律的作息与睡眠、均衡饮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的发生。腰背部疼痛与久坐久站不良姿势相关,改变不良姿势,适当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可以预防疼痛的发作。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常与骨质疏松等因素相关,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通过积极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能够预防或延缓关节炎疾病的进展。

采取预防措施的同时,需要关注和记录疼痛的发作规律,并总结适合自身的方法,更有效地预防发作及降低发作频率。

对症镇痛药可有效缓解疼痛,安全用药应遵医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主任罗芳教授提醒,不愿用药、不敢用药、不会用药是疼痛患者常见的用药困惑,而使用对症的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应注意要按照规定剂量用药,不能自行加量、越痛吃得越多。

药物治疗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见的镇痛药有两大类:一类是阿片类,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疼痛,尤其是癌症疼痛。这类药物属于处方药,不当服用会产生成瘾性,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另一类是非阿片类的解热镇痛药,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其作为基础镇痛药物,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也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发热症状。这类药物通常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罗芳提醒,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基数在逐渐扩大,多病共存的患者往往用药种类繁多,容易发生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尤其对于老年疼痛患者,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等)药物,应该由医生根据原发疾病、合并疾病、用药史等个体情况评估后指导用药,可选择不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以减少用药风险。

持续疼痛易导致心理问题 对抗疼痛须多管齐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持续的疼痛刺激会引起睡眠不佳,产生焦虑、抑郁、灾难化认知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可能会伴随其他情绪障碍,甚至采取极端行为。因此,在治疗躯体疼痛的同时,伴随的心理问题也亟待解决。李水清教授提示公众,可以综合运用预防、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手段来缓解和控制疼痛。

最新治疗理念提倡联合应用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及预防手段最大限度地消除疼痛。其中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敷、超短波、冲击波等,这些无创性手段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容易接受。慢性疼痛患者必要时可进行认知疗法和心理疏导,避免疼痛恶性循环。

医生特别提醒,急性疼痛在致病因素去除后,大多能完全缓解,但慢性疼痛由于病因复杂,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治疗就能“根治”、彻底消除疼痛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提高疼痛意识、积极治疗疼痛的同时,也需要疼痛患者能够正确科学地看待治疗疼痛的目标,坚持长期治疗,有效安全地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机体功能和情绪,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疼痛 专家呼吁

相关的文章>>

标签:专家呼吁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公开数据显示,公众对于疼痛疾病的知晓率只有14 3%,慢性疼痛患者的就诊率不足60%, [ 查看全文 ]
原标题:如何办理门诊特殊病备案手续?市医保局答疑如何办理门诊特殊病备案手续?市医保局发布答疑,符合办理本市门诊特殊病备案的基本医...[ 查看全文 ]
原标题:门头沟心理援助队引导孩子敞开心扉(引题)学生们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主题)北京晚报讯(记者 李祺瑶 实习生 杨文君)老师,我感觉心里 [ 查看全文 ]
标签:中药香囊
香囊,古时又称香包、花囊、香缨、香袋、香球等,因佩戴在身,又称佩香佩帏。而囊中之香,可以是花粉、干花,也可以是药材。中药香囊属...[ 查看全文 ]
【给您提个醒】◎通讯员 刘 港 本报记者 韩 荣今年立秋以来,秋老虎持续发威,我国多地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甚至突破40摄氏 [ 查看全文 ]
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不少外国运动员纷纷体验中医推拿、针灸和拔罐等疗法,感受中国传统医学的魅力。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多名外国运动员秀出 [ 查看全文 ]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影响世界约30%人口。预计到2050年,全球过敏性疾病患病总人数 [ 查看全文 ]
标签:
科技日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刘霞)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神经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逆境会永久性地改变大脑的功能。此外,大脑对逆境的 [ 查看全文 ]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之一,秋后天气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 查看全文 ]
标签:老有所养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实...[ 查看全文 ]
标签:患者年龄
科技日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AI)模型,能利用患者的胸部X射线影像准确估计其实际年龄。更重要的 [ 查看全文 ]
标签:安宁疗护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市、浙江省、湖南省为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省(市)...[ 查看全文 ]
本报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白剑峰)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 [ 查看全文 ]
标签:
近年来,大家对肺部健康格外关注,尤其当首次胸部CT检查出肺结节,更加焦虑紧张。到底什么是肺结节?得了肺结节应该怎么做?平时我们应该怎样 [ 查看全文 ]
标签:鉴定药材
药检员正在比赛中。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供图在日常检验科研工作中,我从显微镜里领略了微观世界的‘星辰大海’。于是,深圳市药品研 [ 查看全文 ]
8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 78%,比2021年提高2 38个百分 [ 查看全文 ]
本报讯(记者刘波)备孕、怀孕需要补充叶酸,但一些人对为什么补、怎么补、什么时间开始补却一知半解。市中研院附属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王梦...[ 查看全文 ]
标签:开学家长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林丽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 查看全文 ]
标签:防控出生
科技日报讯 (记者崔爽)8月28日记者获悉,中国残联日前公布了《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贯彻实施情况 [ 查看全文 ]
小时候留下的牙洞怎么就成了牙瘤的温床?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就医经历,称小时候牙齿脱落后,就缺了一颗牙。近期治疗时,医 [ 查看全文 ]

热门搜索:

春季养生 健康问答 资讯

资讯

更多
  • 年纪轻轻查出肺结...

  • 走出实验室,药检...

  • 构建医务社工体系...

  • 76.3%受访者期待为...

  • 四部门发布公告 ...

  • 覆盖全省!海南省...

图说健康

更多

体育健身

更多